当前位置:首页 > 团委要闻 打印页面】【关闭
我校第九次蝉联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
( 发布日期:2022-04-14 阅读:次)

近日,第十七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帷幕。我校推荐6个项目参加主体赛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团体总分200分,这是我校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次蝉联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此外,学校推荐3个项目参加本届大赛的“黑科技”专项赛,入选“行星级作品2项、“卫星”级作品1项。

在本届大赛中,金融学院地尽其利,老有所依:土地养老的金融支持路径分析及可持续性探究——基于浙江省10个县市区的调研》《“三治载信”:基层社会治理参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研究》、统计学院扶贫实践,振兴导航: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基于教育精准扶贫“杭州模式”在贵州台江的八年好的实践公管学院《共同富裕:多村联创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以浙江省安吉县128个行政村为例》等4项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获主体赛二等奖;食品学院《辣椒素类辛辣膳食组分呈味的分子基础研究信息学院《基于人脸和虹膜多生物特征的双向活体检测算法及应用》等2项学术论文获主体赛三等奖。环境学院《“碳”索“氢”春——基于非热等离子体 - PdxZny/ZrO2高效协同体系助力碳中和应用原理研究《一种光驱动零能耗的便携式复合污染处理装置》2项学术论文获全国行星”级作品管工学院《数字“镇”兴——基于全景技术与数据挖掘的小镇数据服务平台》学术论文获全国“黑科技”专项赛“卫星”级作品

20205月启动第十七届“挑战杯赛事筹备工作以来,学校统筹兼顾主体赛与专项赛,练好创新“基本功”、打好参赛“组合拳”。全校来自18个学院的1982名学生、394名教师共计申报372个项目参与校级主体赛事,分别占在校生总数11.67%在职专任教师总数20.54%。同时,共有2526名学生主动“带课题下乡”,组建426支红色专项实践团队,通过红色展览、集中分享以及线上直播等方式,搭建云上“红色课堂”,将实践成果不断转化为“红色教材”,每场直播观看人次达到四千多人次,引导全校青年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教育、涵养家国情怀。

赛事期间,校长郁建兴、党委副书记钱天国等领导多次到场慰问和指导参赛项目,并与参赛师生深入座谈。校团委从项目培育、质量提升等方面组织参赛项目反复打磨,激发和提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志趣。教务处、学生处、科研部、社科部、数字办、后勤中心等部门以及参赛学院从科研选题、项目推进、赛事保障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促进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赛事中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提升科研项目质量和学生科研竞争力。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历经18个月,从确定选题到反复修改和完善作品、完成赛事流程应对,做好参赛总结和经验分享,持续提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效能感、获得感。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主办,主要依托线上形式完成。据了解,全国共有1507件作品申报参赛,478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根据团体总分情况,我校与浙江大学等省内7所浙江高校共同进入第十八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行列。我校将于近日启动下一届“挑战杯”科研选题和项目培育工作。


附: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获奖作品

二等奖作品

推报学院:金融学院

项目名称:地尽其利,老有所依:土地养老的金融支持路径分析及可持续性探究——基于浙江省10个县市区的调研

参赛学生:胡杭春王一如、吕俊杰、钟腾辉、包茹意、周宽、魏泓嘉、徐欣苗

指导教师:方霞、钱水土、苑韶峰

 

推报学院:金融学院

项目名称:“三治载信”:基层社会治理参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研究

参赛学生:洪德凯楼叶飞、顾文浩、李冠豪、陆夏衍、柯嘉信、尚泽慧

指导教师:邓弋威、方霞、柯孔林

 

推报学院:统计学院

项目名称:扶贫实践,振兴导航: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基于教育精准扶贫“杭州模式”在贵州台江的八年实践

参赛学生:李天虹刘怡佳、姜路成、周浩恩、应慧、林智轩、陆计冰迪

指导教师:曾慧、武山山

 

推报学院:公管学院

项目名称:共同富裕:多村联创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以浙江省安吉县128个行政村为例

参赛学生:冯相龙周江徽、余蓓蕾、顾莉莉、胡天琦、王俊涵、杨晓依、厉海林

指导教师:张丙宣、兰丽平、邵彬彬

 

三等奖作品:

推报学院:食品学院

项目名称:辣椒素类辛辣膳食组分呈味的分子基础研究

参赛学生:李清瑶贺宇玉、余佩瑶、陶雯雯、范淑雯、王浩旸、曹滋聪、葛珍

指导教师:陈可先

 

推报学院:信息学院

项目名称:基于人脸和虹膜多生物特征的双向活体检测算法及应用

参赛学生:朱忆怡吴柯磊、宁静瑶、叶宸源、王璇、吴红桥、柴梓千

指导教师:傅均、柴春来、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