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圆桌会 打印页面】【关闭
第64期“阳光圆桌会”:思政课怎么上?这期阳光圆桌会有你要的答案!
( 发布日期:2024-04-03 阅读:次)

4月3日,第64期“阳光圆桌会”:围绕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讨论在浙江工商大学学生活动中心206举行,教务处副处长王歆玫,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太贵,校团委副书记谢晓梅及相关部门、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校团委办公室主任韦诗婷主持。大家就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及近期关注的话题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图片6.png

“部分课程可以通过经典原著的节选导读、领学等创新形式,加深大家对理论的理解。同时,通过思政微电影制作,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现实案例为切口,转而进行思想上的拔高,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也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范例。”夏同学、孙同学、胡同学等表示,希望思政课形式可以更多元化、更开放式,通过师生的良性互动,不仅可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交流感、教师成就感、学生获得感。

王同学认为,“挖一千口浅井,不如挖一口深井。”对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代表张岩冰则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不同课程之间和课程内部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和联系,还是需要在遍历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深入。

关于课程安排方面,近期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形式的变化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有学生代表注意到,改变后的考试方式对学生复习的要求比较高、压力比较大,可能引起大家的学习焦虑,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朱同学提出,该课程设置似乎与其他的思政课有所不同,由于教学时间相对较短,课程考核方式的设置变得困难,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很多。

在课程评价等方面,冯同学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及更多的渠道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多元成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对大家关心的思政课教学问题进行了回应,对相关思政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的初衷进行了说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和优化以更好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比如机考是出于之前同学们对防作弊方面的公平性的呼声考虑,也是为了增强同学们在知识获取等方面的收获感。本次阳光圆桌会也是通过征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看看有什么优化调整的空间。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太贵对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他认为,一门课程、一个学科、一个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殷殷嘱托,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的精品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当然,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衷希望大家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以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商大思政课建设中的改革举措。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有关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院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规章制度、校情学情等因素,会同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予以综合考量并及时反馈。

图片7.png

教务处副处长王歆玫对阳光圆桌会活动组织,对与会同学的真诚沟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上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她指出,思政课如何教、如何学,以及如何评价教与学,是个专业的系统工程,没有课程教学就谈不上教学评价,而考核方式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讨论必须建立在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正因如此,围绕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讨论才有意义,伴随着教与学的互动、情与理的交融、师与生的默契,教师的满足感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提升了,而课程考核方式的不断优化更似于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王老师对同学们以主人翁的意识和行动投入相关议题的讨论,尤其是为之所开展的广泛而高效的调研予以了肯定,她同时希望大家能将一种思辨和反思的精神运用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最后王老师表示,教务处将和相关学院、部门协同汇总和消化同学们的意见,充分斟酌,并由相关学院发布最新动态。未来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向着光的方向前进。

图片8.png

10年以来,学校打造的“阳光圆桌会”品牌共开展60余期,促进了同学们与学校职能部门、学院老师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背后的努力,是一场学校和师生之间的多向奔赴,有效实现青年成长与校园建设共进步、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