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河,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本科在读。他擅长结合专业所学创作折纸艺术作品,热心参与残疾人折纸教学、儿童节手工体验等公益活动,致力于推广和传播折纸艺术。今年寒假,万山河凭借单纸折出的哪吒引发全网热议。
星火初燃:从指尖褶
在快节奏的当下,享受折纸的闲适似乎成为一种奢侈。但纵使时代喧嚣不止,万山河仍陶醉在纸张的安静世界里:设计、打线、聚合,在一折一叠中,慢慢塑造出独属于自己的人生造型。“折纸的乐趣在于从一张纸开始,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也正如折纸业内所传:“一张纸就是一个世界!”
高二那年,短视频的盛行为万山河打开了折纸的大门,一只只栩栩如生的折纸蝴蝶翩翩然跃于眼前,让少年眸间闪烁——那精致的翅膀纹理、灵动的姿态,带着一种神秘的魔力,吸引着他去探索折纸的世界。从那一刻起,折纸的种子便在他心中种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生根发芽。
“一张纸不剪不裁,能做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造型,这一点是折纸它本身就存在的一种魅力!”最初,折纸于万山河而言,只是打发时间的小乐趣;渐渐地,在对折纸的探索中,他发现了折纸带来的惊喜,也正是折纸具有的能够千变万化的魅力支撑着万山河把它做得更长远。造型的塑造让他喜悦,折纸千奇百怪的变化让他着迷——兴趣为万山河指引方向,支持他前行。尽管面临网上相关教程有限、缺乏专业指导等难题,但万山河凭借一腔热忱,反复琢磨,在折纸的旅程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虚实共生:折迭时空的涅槃重构
对于万山河来说,折纸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一种艺术表达。他的作品风格多样,从《海绵宝宝》中的痞老板到上古逸闻里的青龙、哪吒,既有充满童趣的流行文化元素,也有蕴含东方美学韵味的传统神话角色。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承载着他的情感与想象。
哪吒的高等分数量使得其折叠过程极具挑战性,万山河抱着享受过程的心态开始制作,在近一百二十小时的星辉相伴之中让纸张变得立体,让线条呈现飘逸之美,让影视中平面不可触摸的动漫形象成为三维可感的艺术作品。回想起制作哪吒的过程,万山河告诉我们:“不要被一件事物的外表所迷惑了,如果你真正静下心去观察、去创造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存在很大的潜能。”诚如他所言,“艺术的过程,就是在挑战与突破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除了哪吒,万山河的入门作品——蝴蝶,对他来说同样意义非凡。在万山河的手中,蝴蝶可以是精美的首饰、是孩子的玩伴、也可以是传播小众文化的使者。栩栩如生的折纸蝴蝶飞入校园,穿梭于网络,被更多人看到与触摸,折纸世界的奇妙一隅得以展露,吸引着好奇的人们前往……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就如同一张纸经过折叠变成艺术品,都象征着蜕变与美好,这也是万山河对折纸艺术独特的理解与诠释。
经纬人生:以纸为舟渡三千世界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折纸则是连接生活与美的桥梁。对折纸作品的兴趣,吸引着万山河不断探索。可以说,折纸交融艺术、充实生活:向日葵花田里的向日葵、鸽子广场里的鸽子、墨湖旁的黑天鹅都讲述着校园生活的美好;异构的花瓶、框裱的挂画、可转换的伞都呈现出形式与结构的美感……
但折纸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与更多事物相结合:从身上穿的衣服到手中的伞,从建筑设计到卫星结构,折纸所蕴含的空间转换理念无处不在。这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将艺术融入生活的能力,让万山河的折纸艺术更具生命力。
折纸也是奉献爱心的媒介之一:折纸蝴蝶飞入残疾者群体中,鼓舞人们面对自己的不同;折纸课堂来到孩子们面前,稚嫩的手与纸张轻触,在一折一叠中,孩子们尽享纸的塑力。万山河也在与纸张的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了生活哲理——留白。复杂的折叠步骤让反复尝试成为常态,每当萌生出放弃的念头,万山河就会适时让自己停下,休整一番,再重新沉浸于挑战,慢慢翻折出纸张的美感。
心手相应:折纸深处的永恒诗篇
不盲目迎合算法,不一味追求爆款,坚持只折自己喜欢的东西——万山河的抖音简介清晰地表述着自己的态度。他明白,折纸是一个小众的爱好圈子,想要在小众的圈子里破圈并非易事,但他愿意去探索、去尝试、去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艺术表达,折纸艺术终会被更多人看到与认可。真正的艺术,不会因小众而失色,反而会在坚守中绽放独一无二的光芒。
“尚未定型的基本型”是万山河对自己目前的人生阶段的比喻。“第一个步骤是设计出一个雏形;第二个步骤是打线,也就把需要的折痕全部描画出来;第三个步骤就是把纸张聚合出基本型。”人生就像折纸,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就像折纸的基本型,虽然看似抽象、未完成,但却蕴含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展现出各异的风格。就如同折纸在整型阶段,会因为个人的想法和风格而呈现出不同的造型。万山河享受折纸的变化与人生的无限可能,他也期待自己能够在人生这张“纸”上,折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万山河的折纸创作暗含着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性突围。他像对待动画建模般解构哪吒的肌肉线条,用设计思维分析糖纸材料的物理特性,甚至计划通过影片动画传播折纸艺术。这种将学院派美学修养与民间手工智慧相融合的尝试,是万山河以及更多新一代艺术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
在机械复制的时代,万山河用双手的温度对抗数字洪流的冰冷;在快餐文化的裹挟中,他以折纸的慢工艺重构时间质感。这位00后艺术学子,正用折叠的哲学向世界证明:真正的美育从来不是单向灌输,而是让每个平凡个体都能在创造的微光中,照见自己未被驯化的赤子之心。